南昌高新区于1991年3月创建,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江西省首个国家级开发区,首个GDP千亿级开发区。区域面积286平方公里,位于南昌市区东大门,下辖两镇(昌东镇、麻丘镇)、两处(艾溪湖管理处、鲤鱼洲管理处),辖区常住人口总数接近60万人。区内现有市场主体约5.8万家,其中企业3.1万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总计23家,总部在高新区的上市公司19家。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02.1亿元,同比增长4.2%;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869.24亿元,同比增长7.7%;工业营业占全市比重超52%,支撑起全市工业“半壁江山”。在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连续5年蝉联第一;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八年进位赶超、位列第22名。
一是打造“最实高新”。2023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1530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增速约7.8个百分点。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产业集聚了10余家整机生产企业和80余家配套企业,90%以上的手机一级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二级零部件可实现区内配套及整机生产,全区ODM出货量达1.12亿台,约占全球ODM总出货量的25%;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连续三年获评江西省五星级产业集群。LED产业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终端应用及核心关键生产设备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的园区。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年省级产业集群,已集聚包括航空工业洪都、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三大航空央企在内的70余家航空企业,形成了集整机研发制造、零部件配套、通航服务于一体的航空制造产业体系,2022年以来共有30架ARJ21国产客机在此交付,占总交付量50%以上。数字产业出台数谷“黄金十条”政策,高新数谷二、三基地以全省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江西数字营销人才实训基地(抖音江西学院),省大数据示范企业、省级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医药健康产业聚集了迪安诊断等全国医学检测机构前十五强中的7家,形成全省实力最强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产业集群;新拓展了IVD、CGM等新赛道,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新材料产业营收过千亿,2023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5%。江铜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第171位。高起点搭建创新平台。高水平规划建设南昌瑶湖科学岛,全省首个省实验室——南昌实验室挂牌成立,建设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等7个大院大所研发机构。高标准建设创新主体。在全市率先启动、率先完成52家年营收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推动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覆盖率达89%,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增至60.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R&D经费占GDP比重达5.62%,分别是省、市平均水平的3.3倍和2.9倍。截止2023年底,全区拥有市级以上科研平台367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152个。高水平引育创新人才。牵头组建了全省首个省级光电产业产教联合体,打造南昌市首个人才驿站;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站式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南昌高新人才码”,获评由“中国最佳雇主”评比的“最佳促进就业奖”。
二是全力打造“最美高新”。着力打造五星白鹤保护小区,吸引全球近四分之三的白鹤在此过冬,被誉为“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充分挖掘“一江相临,四湖相间”生态优势,建设了艾溪湖、瑶湖等一批生态公园,鱼尾洲公园荣获AZ Awards 2022年度最佳景观设计大奖,园区绿地率达到41.7%,被科技部火炬中心领导评价为“中国最美高新区”。
三是全力打造“最潮高新”。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南昌飞行大会,特别是2023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观众总人数首次达30余万人,其中音乐节观演人数在2023年同类别活动中排名全国前三、全省第一。美术馆、鱼尾洲西岸艺术街区、雅言人艺术街区、凤凰仓艺术Park文创园等文化空间和FUN青春市集、STAR青春市集、瑶湖里等特色商业街先后建成开放,一批网红餐饮店、网红娱乐馆等“排队经济”“首店经济”新业态正在布局。“鹤舞鄱湖观鸟之旅”名列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艾溪湖美书馆被中宣部评为“年度最美书店”并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常年举办艺术展览、鄱阳湖观鸟季、生态马拉松赛等活动,“最潮高新”的内涵愈发丰富。
(更新时间:2024年7月)